聚焦于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信息技术、文旅、通信、储能等领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政策汇编、产业研究、产业招商、解决方案、上市咨询与投融资服务。
锋行链盟汇编了2024年7月份中国及31省市发布的17项智能制造相关政策,涵盖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以下是政策中的关键知识点: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 (2024版): 强调企业需具备数字化研发设计能力和智能制造装备,实现规范化工艺生产流程。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2024—2027 年): 将发展精细化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聚焦重点产品、技术、企业和园区,打造高效绿色安全融合的产业体系。
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4 版): 规划到2027年建立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涵盖基础共性、装备、工厂、企业、园区、供应链等方面,并推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实施方案: 建立产需对接渠道,推动工业母机供需双方合作,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培育优质企业和应用场景。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北京市: 设立人工智能、信息产业、医药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健康等领域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广东省: 开展2024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名单制定工作,鼓励先进制造业发展。
广西自治区: 制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管理办法,支持长期专注于特定细分领域的企业发展。
河南省: 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发展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新型储能装备等。
辽宁省: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能源、氢能产业等。
内蒙古自治区: 制定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建设世界级、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上海市: 发布2024年度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服务商目录,鼓励制造服务一体化新模式,促进制造企业提升服务能级,推动制造与服务企业深度合作。
天津市: 制定算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工业基础算力资源和应用能力融合,提升产线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智能化水平。
国家层面政策聚焦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产需对接、产业创新等方面,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
地方层面政策则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产业培育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