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是个狠角色。它“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话是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里说的。
今年,国务院把“具身智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大力发展未来产业的强烈信号。
3月,省委召开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推进会议,明确“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目标,要求更好发挥“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加快打造可靠性强、性价比高的整机产品。
4月10日,市委专题研究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强调要发挥武汉长期积累的科教人才资源、制造业基础、应用场景等优势,全力抢占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壮大。
人形机器人产业是知识、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武汉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30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以及华中科大、武汉大学等顶尖科研力量,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产业基础。
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从工业制造到智慧康养,再到特种作业,人形机器人在武汉的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位于光谷筑芯科技产业园的人形机器人生产线万平方米,光谷东智计划年内发布两款人形机器人产品、生产300台人形机器人,未来年产量有望达上千台。
“应市场需求,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将陆续应用于医疗和政务场景。”光谷东智董事长周林介绍。
“我们不仅自主研发,还希望与光Kaiyun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登录网站谷企业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周林直言,把总部设在武汉是因为丰富的产业配套和应用场景。他举例说,光谷有很多传感器企业,光谷东智将考虑与本地传感器企业合作,使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实现“光谷造”。
从实验室的“小突破”到产业链的“大布局”,武汉正在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上加速奔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