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多模态AI系统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 乔红介绍,近三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载量达到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提出,推动支持高智能等级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人工智能+”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伴生的新型安全威胁不容忽视。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 雷军认为,“AI换脸拟声”正成为违法侵权重灾区,这不利于构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多模态AI系统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乔红在今年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介绍,我国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飞跃式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显著减少。近三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载量达到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探月机器人带回月壤。从另外一方面说,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迅猛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构建了人形机器人大工厂这一核心技术底座,它能够快速形成低成本和相对高性能的机器人系统,服务国家的工业和农业。
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许礼进认为,应重视标准在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市场化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他建议,加快制定人形机器人通用技术标准、建立国家级检测认证中心,在为我国人形机器人质量评估和市场准入提供权威保障的基础上,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互认。
全国政协委员、九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孝发建议,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发展,全面构建“人才—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体系;进一步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开发适应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差异化产品,推动家用机器人在家庭、社区、养老等场景的应用,打通产品间生态壁垒,实现不同品牌、不同平台之间的共用共享。
全国政协委员、天娱数科CEO贺晗聚焦具身智能、3D数据等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提出建议:目前行业内缺乏算法通用开发平台,导致企业重复投入、资源分散;通用3D数据平台稀缺,数据获取成本高且标准化程度低;通用标准认证平台缺失,不同厂商产品互不兼容,限制了规模化应用;通用场景测试平台不足,使得应用场景单一;通用人才培养平台匮乏,复合型人才短缺。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关注人形机器人、低速无人驾驶、智能驾驶保险、低空经济等四大领域,提交的建议包括:推动支持高智能等级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推动在停车场开展低速无人驾驶,实现无人停取车能力;加快构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航空器驾驶员资质认证管理体系等。
全国人大代表、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在今年两会上带来了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赋能工业场景的建议。吴丰礼表示,应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深度融合,加速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应用,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助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建议,国家层面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工具规范使用指南,明确高校师生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合理边界。分别针对学生和教师编制案例式培训教材,把人工智能工具的规范使用纳入高校学术诚信教育必修课程和教师培训内容,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提供相应课程。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人工智能+”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伴生的新型安全威胁不容忽视。他认为,需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钱锋表示,要聚焦产业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夯实“工业大脑”高质量科技供给;聚焦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工业大脑”;加强政策机制保障,以“工业大脑”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华信工贸集团董事长、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董事长拜文汇提出,应加速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在数字化大背景下,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重大机遇,要紧紧抓住产教融合这把“金钥匙”,推动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协同共建良性互动的职业教育生态圈。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提出多项建议:构建“普惠+产业”双维驱动体系,强化政策引领,完善制度保障;破解数据困局,夯实普惠底座,建议由卫健委牵头建设“国家医疗数据共享平台”,由相关部门牵头研发开放“隐私计算”技术;拓展普惠场景,培育示范标杆。建议推广“AI数字医生”模式,在县域医共体部署“AI诊疗助手”;培育产业生态,激发创新动能。建议推动国际化布局,组建“中国医疗AI出海联盟”,促进医疗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与合作交流。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建议,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原创版权和隐私保护;利用AI技术审核AI合成的视频内容,确保视频传播内容审核的效率与准确性;加强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对违法违开云网址 kaiyun官方入口规行为进行严厉惩治,督促行业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团董事长柳江表示,当前可信数据空间发展面临三大瓶颈:技术路线和标准不统一,应用推广壁垒高,平台间难以互联互通互认,且在国际标准制定中话语权仍待提高;数据要素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管体制和机制滞后,数据流通信任体系未有效建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检测认证不足;跨领域协同难度大,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数据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企业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动力欠缺。对此,柳江提出三大建议:加快技术标准化,加强互联互通;规范数据流通利用,强化监管合规;加快数据产业发展,着力人才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提出,“AI换脸拟声”在影视、广告、社交等领域广泛兴起,但是同时也看到其正成为违法侵权行为的重灾区,易引发侵犯肖像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以及诈骗等犯罪行为。雷军认为,这不利于构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他建议,要加快单行法立法进程,在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基础上提升立法位阶;进一步地,要强化行业自律共治,压实平台企业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要加大普法宣传的广度力度,增强民众的警惕性和鉴别力。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提交了《关于以高质数据构建智慧家庭大模型助力家电家居产业升级的建议》。 他认为,通过构建智慧家庭领域大模型等行业数据基础设施,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走深向实,不仅能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将催生出家庭服务型机器人等实现全球引领的新质消费品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十万亿以上的新增长点。
全国人大代表、锐科激光副董事长闫大鹏表示,当前,激光器产业呈现智能化与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借助AI、物联网等技术,激光器将具备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故障诊断与预警等功能,实现与其他设备和系统的无缝对接与协同工作。他认为要聚焦技术创新,持续投入资源用于AI与激光技术融合的研发,设立专项基金支持AI激光控制技术的研发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思敏提出,要以数智化转型重塑农业竞争力。她建议以“新基建+新机制”来破题,实施“数字乡村新基建攻坚行动”,提高农村5G基站、物联网覆盖率。构建国家级农业数据平台,整合生产、流通、质检等数据,建立农产品市场预警系统,为小农户提供实时价格、供需匹配等精准服务。定向培养“数智新农人”,支持高校与龙头企业共建“智慧农业学院”,培养既懂技术又通农业的复合型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围绕AI时代的自主可控生态建设、人才培养、就业保障、民生刚需应用、科技温度等相关议题,全方位建言高质量发展。 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重构教育、就业、医疗等国计民生领域。 对此,他希望尽量减少发展过程中的阵痛,让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的周期来得更快更好。